个人隐私亲子鉴定报告如何解读

2025-05-04
18 Views


一、报告整体结构概览

  个人隐私亲子鉴定报告一般由六大模块组成:

  1. 基本信息区:机构名称、报告编号、样本类型及采样日期;

  2. 检测方法说明:所用技术平台(如ABI3500XL毛细管电泳、高通量测序)、位点数目与质控措施;

  3. 位点数据表:列表形式展示父亲、母亲与子女在每个STR/SNP位点的基因型;

  4. 电泳峰图/测序图谱:部分位点附带示例图,用于专业比对;

  5. 统计结果区:累积父性肯定指数(PPI)与亲权概率(RCP)数值;

  6. 结论与说明:基于设定阈值给出的“支持”或“排除”亲子关系判断,以及常见中间值处理建议。


二、基本信息区与方法说明

1. 核对基本信息

  - 报告编号:应与您申请时获得的编号完全一致;
  - 样本类型:口腔拭子、血斑或其他;
  - 采样日期:确定是否在有效周期内(通常3个月内)。

2. 检测方法要点

  - STR多重PCR+毛细管电泳:最常用,适合20–30个位点;
  - 高通量测序(NGS):覆盖SNP或更多位点,灵敏度更高;
  - 质控措施:通常会说明内控样本与外部质评参与情况,保证结果可靠。


三、位点数据表详解

  数据表格按位点顺序列出父、母、子三者的基因型,以两等位基因形式呈现:

位点名称父亲等位基因母亲等位基因子女等位基因备注
D3S135815, 1714, 1615, 16子女分别取自父与母
vWA17, 1816, 1817, 18
解读提示:

  - 每个子女等位基因至少来自父或母;
  - 若某个位点子女等位基因在父母中均未出现,应关注后续备注或补测说明;
  - 数据表可快速判断是否有“排除位点”。


四、电泳峰图/测序图谱解读

1. 电泳峰图

  - 横坐标:片段大小(bp);纵坐标:信号强度;
  - 每条峰对应该位点的等位基因;
  - 父母与子图谱重叠处即为相同等位基因。

2. 测序图谱

  - 显示碱基序列及变异点;
  - 常配合SNP位点使用,适用于高通量平台检测;
  - 专业人士可依据图谱逐碱基确认等位基因。


五、统计结果区:PPI 与 RCP

1. 父性肯定指数(PPI)

  - 计算方式:每个位点匹配概率相乘;
  - 阈值:PPI ≥ 10,000 强力支持亲子关系;
- 示例:PPI = 2,500,000 表示数据一致性极高。

2. 亲权概率(RCP)

  - 定义:基于PPI与一般人群父权基线概率的贝叶斯计算;
  - 阈值:RCP ≥ 99.99% 判断“支持”;RCP ≤ 0.01% 判定“排除”;
- 中间区间:95%–99.99%,建议补测或家系样本辅助。


六、结论与实用建议

  1. “支持”结论:若RCP ≥ 99.99%,可放心确认父子关系;

  2. “排除”结论:若RCP ≤ 0.01%,基本排除生物学亲子;

  3. 中间值处理:如RCP 95%–99.99%,可联系机构增测额外位点或提交其他家系样本;

  4. 报告保存:电子版与纸质版均请妥善保留,便于未来参考;

  5. 后续咨询:如有疑问,可使用机构提供的免费一次专家解读服务。


通过以上六步详解,您即可快速准确地解读个人隐私亲子鉴定报告中的各项核心内容,全面理解检测结果与数值含义,为您的家庭决策提供可靠参考。